机构设置 > 科研团队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团队 >
科研团队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团队
团队成员

缪林昌(教授、博导)

童立元(教授、博导)

李仁民(正高)

张国柱(教授、博导)

张林锋(副研究员、硕导)
团队介绍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发展的世纪”,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地上与地下相联合的纵向立体化开发与利用阶段,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东南大学瞄准城市地下空间大发展的有利契机,于2010年成立了“东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于2015年获批筹建“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现已初步形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稳定的学术团队。

城市地下空间团队现有成员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东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团队紧密围绕城市地铁、城市隧道、综合管廊和大型地下综合体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技术需求,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为基础,承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重大工程项目咨询服务、工程科学和技术人才培训等,同时与国外地下空间研究机构合作,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地下空间开发与环境安全问题,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立足我国国情和江苏的省情,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性和智能性提升为核心,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运营期安全预警与控制技术、城市地下空间智能运维、装配式地下结构、能源地下结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空间智能技术、地下结构微生物修复技术、地下空间智能建造技术等,为构建与发展现代、安全、智能、环保的现代城市地下空间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为我国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研究方向

隧道与地下工程

地下空间智能材料与感知技术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能源地下结构

地铁减振隔振

微生物岩土工程

工程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

特殊地基处理理论与设计

现代土木工程原位测试技术

软土固结与流变

装配式地下结构施工工艺及装备研发

地下空间智能建造技术等

研究课题

2016-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管片累积损伤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

2019-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软土地下开挖对被动桩水平承载力的弱化机理与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2018-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能源隧道长期性能演变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

2016-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铁隧道的工程灾变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

2018-202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土地区多源加卸荷环境高铁桥梁桩基承载性能变异及其致灾机理研究。

2018-2021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富水深厚软弱土地区装配式地下钢结构综合管廊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6-2019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江苏地区基桩水平承载力研究。

2016-2019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新建工程穿越既有盾构隧道影响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2018-2020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五桥A3标江南工作井正反演分析研究。

2018-2020嘉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复合地层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及其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2018-2020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近接桥梁桩基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2016-2018中石油管道局,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设备改进与优化研究。

2014-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隧道衬砌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及其热交换管与衬砌相互力学作用研究。

2013-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铁移动荷载作用下软土的软化机理与长期沉降预测技术研究。

2009-2012无锡市轨道交通项目,无锡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

2009-2012无锡市轨道交通项目,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合理设计荷载与模型研究。

2009-201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引起地面沉降与灾变预警技术研究。

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杂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土气水运移渗透变形机理与稳定性研究。

2008-2010建设部科技项目,淤污泥固化处理技术与再生利用研究。

2004-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软土地区城市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沉降与灾害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