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教授 >
教授

姓名:缪林昌

职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信息:缪林昌,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盟员,1961年5月生,籍贯江苏。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ISSMGE) ,江苏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现执教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软土固结与流变变形特性、环境岩土工程与灾害评价、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5年5月~2006年5月在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和Colorado School of Mines访问教授(高访)。

研究方向:隧道与地下工程、地铁减振隔振、微生物矿岩土工程、软土固结与流变变形特性、环境岩土工程与灾害评价、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等

人物详情

缪林昌 教授/博导,团队负责人
办公室:交通大楼805室,邮箱:Lc.miao@seu.edu.cn,电话:025-52091361
教育与工作简历:
2015.1~现在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二级),博导
2002.4~2014.12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博导
1999.6~2002.3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
1996.9~1999.5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获得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1987.9~199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获得地球物理理学硕士学位。
1980.9~1984.7  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获得应用地球物理工学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隧道与地下工程、地铁减振隔振、微生物矿岩土工程、软土固结与流变变形特性、环境岩土工程与灾害评价、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等
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2016年—2019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管片累积损伤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No.51578147)
2013年—2016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地铁移动荷载作用下软土的软化机理与长期沉降预测技术研究”(No.51278099)
2009年—2012年 主持“无锡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 研究工作。
2009年—2012年  主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合理设计荷载与模型研究”研究工作。
2009年~2011年, 主持“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引起地面沉降与灾变预警技术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2009年~2011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复杂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土气水运移渗透变形机理与稳定性研究”(No. 50878051)。
2008年—2010年 主持“淤污泥固化处理技术与再生利用研究”(2008-K4-41),建设部科技项目。
2008年—2011年 主持“高速公路路堤拓宽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工作。
2007年,承担了江海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咨询。
2007年~现在,主持“高速公路淤泥土吹砂轻质稳定路堤填筑技术研究”。
2004年~200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软土地区城市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沉降与灾害评价”(No. 50478072)。
2003年~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非饱和膨胀土的结构特征与结构强度研究”(No. 40374047)。
2003年~2004年,承担了淮盐高速公路淮安段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咨询。
2003年承担了312国道镇江段的拓宽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咨询。
2002年~2003年,承担了“江苏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变形特征与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提出采用广义宾海姆流变模型描述江苏海相软土的流变特性。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2004年,承担了宁杭高速公路常州段沉降观测的工作。
2001年~2005年,承担了润扬大桥南北接线高速公路沉降观测的工作。
2001年~2002年,承担了润扬大桥北接线高速公路搅拌桩的质量检测工作。
2000年~2001年参加了连徐高速公路连云港段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咨询工作。
2000年~2002年,参加了“煤矸石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研究”,主要完成者,主笔编写研究报告。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2002年参加了江苏省建设厅“SASW在土木工程的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8月~2000年,参加了“粉喷桩计量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参加者。
1999年6月~1999年,参加了“连徐高速公路徐州段液化土与软土交互地层特殊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研究”,主要完成者,主笔研究报告。
1996年~1999年,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非饱和膨胀土变形特性研究”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非饱和土吸力强度双曲模型。主要参加者。
1996年~1998年,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EDA介质地震资料分析法叠前偏移与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主要参加者。
1996年~1999年2月,主持并承担“96-111-03-07-04”地层岩性含油气性能地球物理方法评价及其应用的国家重点攻关专题的研究工作。负责专题的总体思路设计、资料的特殊处理及油气预测理论研究工作。研究报告评为“优秀”,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其中由本人完成十瞬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3年~1995年,参加了“利用逆VSP资料研究各向异性介质特征”地质行业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用坐标变换法来研究定向裂隙对波场的影响,并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1991年~1995年,主持并承担了“85-102-09-05-01”井间地震观测正演模拟方法研究的国家重点攻关专题工作。负责专题的总体思路设计及主要研究工作,编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评为“优秀”。提出的“优化吸收边界条件”、快速Hartley变换法的算法结构等数值仿真技术研究成果国内领先。成果获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4年~1990年,参加了“75-54-03-04-02”,“75-54-03-04-01-01”专题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信号处理及井中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工作。
人才需求:
欢迎有志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地铁减振隔振、微生物矿岩土、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研究的学子报考团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或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
联系方式:Lc.miao@seu.edu.cn,电话:025-5209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