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教授 >
教授

姓名:丁建文

职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信息:丁建文,男,197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地下工程系副主任。承担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10多项研究课题。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一直为本科生开设《地下结构工程》和《基础工程》两门专业主干课程。另外,参与了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工作,负责或参与过南京市多个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监测项目。

研究方向:河湖疏浚泥及其堆场综合处置利用研究;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研究;基坑支护工程、地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软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基改良处理研究

人物详情

基本信息

丁建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地下工程系副主任

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专委会副秘书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交通岩土专委会委员

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

Email:jwding2006@163.com;jwding@seu.edu.cn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地下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邮编:211189

教育背景

 2013.4~2014.4  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06.9~2011.5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02.9~2005.5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4.9~1998.7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工民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1991.9~1994.7  江苏省姜堰中学

工作经历

2000.4~至今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地下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1998.8~2000.4   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学校岩土科

研究方向

河湖疏浚泥及其堆场综合处置利用研究

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研究

基坑支护工程、地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软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基改良处理研究

承担课题与工程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业废渣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泥固化土的强度机制与压缩模型研究(课题编号:51978159),主持,2020-202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级配和胶凝作用的水泥土强度形成机制与调控技术(课题编号:51878159),参与,2019-202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考虑颗粒径向移动影响的疏浚泥砂井大应变固结模型研究(课题编号:51378118),主持,2014-2017

(4)国家973重大项目:高水压越江海长大盾构隧道工程安全的基础研究, 高压多相“土-泥-水”平衡理论及控制(项目编号:2015CB057803),参与,2015-2019

(5)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南水北调河道疏浚泥堆场综合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5BAB07B06),子课题负责人,2015-2017

(6)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高填方基础变形与边坡稳定性专题研究(项目编号:8521002493),主持,2017-2019

(7)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疏浚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及人工岛地基基础处理(项目编号:8521002278),参与,2017-2019

(8)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堤坝(涵闸)基础建设扰动密实排水固结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401006-2),参与,2014-2016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材料非线性变化规律与大变形固结模型研究(课题编号:51178107),主持,2012-2015

(1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大面积吹填淤泥W-S-S工法(课题编号:2007AA11Z135),参与,2007-2010

(11)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小堆场快速复耕的疏浚淤泥处理新技术(课题编号:200701045),参与,2007-2010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然沉积粘性土结构性压缩模型研究(课题编号:50878050),参与,2009-2011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考虑应力水平影响的天然沉积结构性软粘土灵敏度评价体系(项目号:41172240),参与,2012-2015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尾矿砂-粘土系统物理化学相容性能研究(项目号:41272312),参与,2013-2016

(15)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科技创新项目:疏浚淤泥堆场处理技术现场试验--关键技术及测试分析研究(项目编号:KJCX-201003),主持,2009-2010

(16)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泥水分离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项目编号:KJCX-200612,校内号:7621000068),参与,2006-2008

(17)南京市交通局科研项目:特殊条件下超挖改良土填筑路床和底基层施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No. 2007-22),参与,2007-2008

(18)常州港强夯项目(常州港录安洲港区夹江集疏运码头一期工程件杂货堆场强夯置换试验方案分析评价研究),参与,2007-2008

(19)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等级公路低路堤基底浅层处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编号:06y14),参与,2006-2007

(20)江苏华电句容煤炭储运码头工程真空预压联合堆载过程控制与效果评价,负责,2016

(21)连云港和风灌西100MW风电场工程预制桩打桩效应分析与评价,负责,2017

(22)南京扬子江隧道江北连接线快速化改造工程明挖隧道基坑安全监控咨询,负责,2016-2017

(23)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延线笆斗山至二桥公园站车站与区间盾构安全监控量测分析,负责,2017-2019

(24)江阴市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虹桥隧道明挖隧道基坑安全监控咨询,负责,2017-2019

(25)南京长江漫滩富水地层路堤填筑控制技术与行车荷载动力响应研究,负责,2019-2020

(26)南京长江漫滩富水地层中深基坑开挖风险分析与安全监控技术研究,负责,2019-2020

发表论文

(1)丁建文,刘松玉.关于超长桩有效桩长问题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0):83-85.

(2)丁建文,石名磊,刘维正.道路底基层中磷石膏-石灰二灰土再生试验研究与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1):121-126. (EI检索)

(3)丁建文,张帅,洪振舜,刘松玉.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9):2817-2822. (EI检索)

(4)丁建文,洪振舜,刘松玉.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压汞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 2011,32(12) :3591-3596. (EI检索)

(5)丁建文,洪振舜,刘松玉.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5):1070-1074. (EI检索)

(6)丁建文,石名磊. 富含磷石膏道路底基层改良再生现场试验与应用[J].施工技术,2009,38(4):98-100.

(7)丁建文,张帅,洪振舜.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09,428(6):30-34.

(8)丁建文,石名磊,刘维正.长短桩在含有浅部持力层地基中的应用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29 (6):696-701.

(9)丁建文,洪振舜,刘松玉.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与流动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 32(增1):280-284. (EI检索)

(10)丁建文,石名磊,刘松玉,滕玉明.新时期提高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112(2):40-42.

(11)张铁军,丁建文,邓东升,洪振舜. 生石灰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09,30(9):2775-2778. (EI检索)

(12)丁建文,吴学春,李辉等.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特性与结构屈服应力[J].工程地质学报, 2012, 20(4): 627-632.

(13)杨瑞敏,丁建文,吉锋,何仁财.基于Eshelby本征应变自洽法的岩土二元介质本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44(4) :12-19. (EI检索)

(14)丁建文,刘铁平,曹玉鹏,杨瑞敏,王刚.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抗压试验与强度预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55-60. (EI检索)

(15)卞夏,丁建文,史剑. 考虑超固结比影响的硬黏土应力灵敏度变化规律[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46(3):624-628. (EI检索)

(16)曹玉鹏,丁建文,马志华,张政田.负压条件下高含水率疏浚泥轴对称大应变固结模型[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4):860-865. (EI检索)

(17)刘志中, 丁建文, 王刚, 吉锋, 田文斌. 考虑真空度衰减的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方法[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1):191-195. (EI检索)

(18)Ding Jianwen, Shi Minglei, Liu Weizheng, Hong Zhenshun, In-situ Stabilization of Problematic Mixtures in a Failed Roadway Subbase. ASCE,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17,31(3):04017002~1-7.(SCI检索)

(19)Bian Xia, Ding Jianwen, Qian Se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the variation of compressibility of Wenzhou marine clay during destructuration.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7, 21(3), 659-669. (SCI检索)

(20)Ding Jianwen, Shi Minglei, Liu Weizheng,Wan Xing. Failure of Roadway Subbase Induced by Overuse of Phosphogypsum. ASCE,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19, 33(2): 04019013~1-7. DOI:10.1061/(ASCE)CF.1943-5509.0001278. (SCI检索)

(21)丁建文,万星,冯旭松,钱森,吉锋.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模型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9(2):624-628. (EI检索)

(22)Ding Jianwen, Feng Xusong, Cao Yupeng, Qian Sen, Ji Feng. Consolidated Undrained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nd Strength Criterion of Solidified Dredged Materials.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Volume 2018,1-10,ID 9130835. (SCI检索)

(23)Ding Jianwen, Feng Xusong, Xu Guizhong, Qian Sen, Ji Feng. Strength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bilized Dredged Materials at High Water Contents.ASTM,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9.Volume:47,Issue:3,DOI:10.1520/JTE20180049)(SCI检索)

(24)Ding Jianwen, Wan Xing, Zhang Chongqi,He Zhijiang, and Zhao LunCase study:The ground improvement of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 soils with combined vacuum and surcharge preloading method. AS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19, 19(12): 05019008(SCI检索)

人才需求

欢迎同学们报考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