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 科研团队 > 环境岩土工程团队 >
科研团队
环境岩土工程团队
团队成员

杜延军(教授、博导)

蒋宁俊(教授、博导)

刘志彬(教授、博导)

王菲(教授、博导)
团队介绍

环境岩土工程科研团队立足于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将前沿性基础研究成果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相连,长期致力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地下空间开发中岩土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在污染地基的绿色修复及工程阻控技术、可持续岩土新材料、环境岩土智能与信息化技术等方面。

环境岩土工程科研团队承担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教育部和江苏省等纵向科研课题和重要工程项目。目前正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三角洲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及安全利用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课题、子课题)、“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净化技术”(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发表SCI论文80多篇。相关研究成果牵头获得了教育部科技发明奖、全国茅以升科技奖、加拿大土工Fredlund奖,2016年承办了全国第三届环境土工学术研讨会,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多所国际著名及知名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国际合作并联合培养研究生。主编及参编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4部。

团队指导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研究生去向岗位遍及国内外科研院校和国内岩土、交通、环保等行业的知名企业。目前在站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生8人,硕士生19人。热忱欢迎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工程等相关交叉学科的优秀学子加入环境岩土工程团队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我们将提供优良的学习工作环境。

研究方向

污染地基绿色可持续处理及阻隔技术

环境岩土工程多场耦合及多尺度研究

环境岩土工程智能与信息化技术

地下空间开发与环境相互作用及控制技术

可持续岩土新材料及工程性能韧性设计

研究课题

(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化过程中天然沉积土污染演化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已结题)“十二五”863课题,有色冶金企业场地高风险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

(承担课题及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三角洲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及安全利用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

(承担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净化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聚磷基分散剂改性膨润土竖向工程屏障阻隔高风险重金属污染物的机理和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污染场地原位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多场演化与污染物去除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性能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污染场地氯代烃的机理及服役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改性膨润土防水毯阻隔赤泥渗滤液机理和服役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双改性膨润土的竖向屏障阻控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的机理和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典型复杂地质条件下泡沫化表面活性剂强化曝气修复机理与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温度对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长期性能影响与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化作用下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土的性状演变及其评价。

(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磷酸盐固化剂封闭高浓度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的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墙阻滞重金属污染物运移的机理及性能研究。

(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饱和黏土一维固结变形与无机污染物迁移过程耦合机理研究。

(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金属污染土固化封闭的机理和稳定性研究。

(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工业致污粘性土工程性质演变的微观机理研究。

(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药污染场地工程特性研究与电阻率评价方法研究。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改性膨润土竖向阻隔污染场地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大工程项目,常隆(华达、常宇)原厂址地块环境污染防控覆土性能测试。

(已结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城市典型工业污染场地评价和修复关键技术应用研究。